文/马 忠
文化是民族的根。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着重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由此推及各地方的发展创新,同样离不开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我们的文化几乎都是通过记忆来构建的,崭新的记忆又总是在不断地覆盖陈旧的过去。那么,如何才不至于让一片地域的历史走失,让其精神历久弥新呢?
近三年来,清远市档案馆在这方面不遗余力,不断加大力度,不断拓展馆藏资源,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推广档案文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在清远市档案馆的馆藏资源里,照片档案是极具特色的一个门类。目前馆藏照片总量达到5.22万张。由清远市档案馆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百年清远影像档案》就是一个重要成果。书中1200余张影像,上起1869年,下迄1999年,无异于构筑起一条曲径通幽的记忆长廊,它贯穿起清远漫长岁月的演进脉络,也激发起清远人民的文化自信,对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认同与精神归属。应该说,这是一部相当厚重的书,因为它是清远市域首部以丰富黑白影像的形式,翔实地记录了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末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清远社会发展、生产劳作、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迁。以影像讲述历史,更是探索清远的另一种叙事,意义不凡亦颇为艰难。
我们说影像与文字-样,具有记录历史的功能。在初识清远这方土地时,我们总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简单的叙事:从“寒极”到“热土”。自1970年代开始的话语建构中,它缺乏传统,历史模糊,却以蕴含改革基因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的“清远经验”为推动力,迎合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被不断地符号化。然而,清远的内涵却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深刻。它不仅是岭南文明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向岭南传播前沿地、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对接地,而且从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在中宿县地置清远郡开始,清远就具备了全面的行政系统,在19世纪就与世界开始了碰撞和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视角。当“陌生”的另一面浮现,我们才能重获“熟悉”感:现代清远的发展延续自历史和变革中的大事件,延续自承载着集体记忆的空间。
起初,我们捕捉到的属于清远的情绪并不明确。距今一百五十多前年,一位拿着相机的西方人进行了第一次关于清远的影像记录和传播,他就是英国旅行家和摄影师约翰·汤姆逊。1869年,约翰·汤姆逊乘船行经北江时,用湿版摄影法,拍摄两岸的清远鳌头塔、飞来寺,英德观音寺、大庙峡、浈阳峡、担杆山、秀才山和香炉山,这是关于清远最早的影像资料。这些极其珍贵的影像,忠实、清晰地记录了当时清远的风景和人文,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摄影师的克制和距离。这时的清远,并不独特。
很快,多变和丰富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地人民政府为了改变落后的生产状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兴修水利,改造农田,架桥铺路,帮助当地发展经济作物,鼓励发展手工作业建设和扩大新兴工业生产的规模,等等。20世纪50年代是国家建设的艰难时期,也是国人记忆中充满了革命豪情和战斗意志的激情年代。《百年清远影像档案》中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清远事件记录和人物表达,有战争年代宣传摄影的模式延续,革命的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浸润在那些充满了困难和艰险的工程建设中。翻看出现在《1950年代,英德硫铁矿军民修建矿山小铁路排水渠》《1960年代,英德硫铁矿仓库保管员进行蒙眼拿配件“比武”》《1975年末,北江机械厂第三车间“技革”小组完成了一项技术改革,可提高生产效率,车间主任林长杰率车间“技革”小组成员向厂党委报喜》等图片中的人物,既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又有生动的历史细节。观察他们彼时的行为与表情,再体味身后这个国家亘古未有的变化,确实让人回味悠长。
罗兰·巴特说,照片是一种证明,一种对过去的证明。换言之,影像证史既是史家出于对论据依赖的奢望,也是摄影基于图像自信的一种自我期许。相对于影像证史的确定性,影像观看激发的记忆重温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群体共情,亦即由公共记忆所掀起的集体认同,则要真实得多,也可信得多。当如火如荼的开发和建设注入开始弥漫清远各地,《1970年代,连县洋围水利工地民工悬崖凿渠》《1978年,连州氮肥厂投产,向县委报喜》《1981年10月,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首座水电站——太保公社白沙电站建成,公社书记苏明在机台前剪彩》《1987年8月8日,清远县第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华美洁具有限公司建成投产》《1999年10月8日,飞来峡水利枢纽建成试运行》……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场景,都依附着变革浪潮的起伏被摄影师们捕捉和呈现。当我们汇集了这些瞬间性的摄影片段时,清远被不断割离又重新聚合,拓展了摄影师——“彼时”观者,和观众们——“此时”观者的物理和精神空间。
百年清远,由一连串的重要节点构成。在人们的记忆中,每一个节点,都喻示着一个时代。影像作为历史的重要见证,其中蕴含的珍贵瞬间,是人们了解过往生活图景的重要途径。破解《百年清远影像档案》里《1940年,北江的航船和纤夫》《1950年代,连南邮电局电话接线员》《1960年代,连县的农民在地塘上脱粒》《1974年11月,连县星子镇知青农场的知青建房做门窗》《1980年代初,清城的卖鞋地摊档》《1991年秋,连南瑶族自治县油岭排的瑶家在简易阳台上晾晒杂粮和菜干》《1995年,英德市明迳镇农民坐手扶拖拉机赶圩》《1999年1月9日,位于清新县太平镇的中国光彩扶贫移民新村首期工程竣工揭幕,清新县白湾镇首批80户458名移民喜迁新居》等等,镜头里积淀的人文密码,我们可以重温百年以来,清远百姓衣、食、住、行里的时代记忆。通过照片中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追寻其中的个人命运、家庭印记,我们得以回溯百年间的民生百态与社会气息。
事实上,照片档案的优势不仅仅在于视觉的记忆,它更是通过对历史场景的重现,来诠释已经消失或即将消逝的城市风貌、风俗民情等,充分展示地方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本着档案存史存真,只呈现、少评说的原则,我们‘厚古薄今’地选编馆藏的老照片,尽力勾勒出‘百年清远’的历史轮廓。”(黄荣茂)笔者相信,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社会的不断进步,《百年清远影像档案》或许将成为研究清远发展进程的百年绝响。
浣溪沙二首
文/高迎香
一
岁晚别君情自慵,
不堪索寞旧形容,
江南江北未相逢。
自是心期难再许,
元知故梦已成空,
相思曾付月明中。
二
世味消磨情自疏,
年来此意共谁如,
幽衷欲遣未成书。
且放吟怀轻别恨,
不须和泪忆当初,
杏花微雨入姑苏。
剔银灯·夏日紫藤
文/徐志耀
晴昼何移寸晷,漫惜锦檐潜坠。谁拨浓荫,秀颜复展,相识曾经风味。昔时新蕊,万千朵、齐挥玉紫。
总忆青君化履,落处叠飞云绮。终散霓霞,恨闻清漏,斗斛难存铅水。依肱长睡,望梦挽、羲和六辔。
贺新凉·大雪
文/李 荣
一夜西风卷。蝶纷飞、层层铺地,纵驱难遣。四野茫茫皆浮白,偶见谁家檐泫。笑扫雪、手心磨茧。几载何曾观此景,把尺寻、实测多深浅。寒不觉,腰身展。
终南遥望姿难显。小花盆、雍容胖体,嫌吾衣扁。犹忆儿时寻常事,脚印后随黄犬。战争起、揉团不免。虽食粮粗纤维剩,却舒心、适意成经典。看媪妪,窗花剪。
玉漏迟·偶感
人生风雨路。青衫白发,无为多误。独凭阑干,邀月举杯相舞。不敢一拼沉醉,得从头再来相顾。谁解语。黄鹂藏柳,杜鹃轻诉。
古今世事茫茫,看多少英雄,风云吞吐。物换星移,何处半抔尘土。寄意一隅山水,忆初生、月明南浦。无间阻。梦里乱红如雨。
山花子·春晴即事
文/黄若初
帘卷舒晴急雨收,柳丝新洗舞轻柔。
移步风前心事远,久凝眸。
时醉白衣沾浊酒,频生绿草织清愁。
辜负东君无限意,罢欢游。
卜算子·中秋
文/邱学军
玉镜挂中天,丹桂枝繁树。湿露蛩鸣竹影摇,菊韵清音吐。
鬓角染霜华,云水荷残暮。浊酒三杯朗朗夜,且把冰轮赋。
点绛唇·园丁乐
文/杨 波
育李培桃,银锄乐共群芳舞。风生情愫。轻洒丝丝雨。
待到秋来,硕果枝头驻。留清誉。韶华莫负。率性追高步。
菩萨蛮·愁绪
文/杨秀丽
纷繁琐事淹朝暮,兰馨菊韵空辜负。意在水云间,何偷三日闲?
应知春已尽,霜染青丝鬓。一别木兰舟,潇潇风满楼。
眼儿媚·运河边
文/何春意
岸上游人水中灯,倒影漾波轻。
无边月色,画船承运,千载深情。
凭栏眺作谁风景,烟火更深层。
清欢有味,摊开市井,笑与眉平。
蝶恋花·生涯
文/邱应元
既是生涯难久驻,莫把光阴,都向营营付。绿水青山多妙处,花香鸟语时相顾。
起落沉浮良有数,一举金樽,万事飘飞絮。醉里逍遥无禁锢,遐思吟就癫狂句。
金缕曲·暮春
文/余晓中
杜宇啼南亩,卷垂帘、千山在目,抚栏凝首。望处层林新如洗,一缕流云左右。更如洗、池边杨柳。泥燕归来风剪剪,隔经年、将别还依旧。春几许,且轻嗅。
年年花事难留久。怎那堪、过隙人事,几曾重又。还溺江湖长摇辔,检点盘囊空负。只笺字、夜阑时候。莫道落红惊暗换,也从容、明月穿轩牖。庭外竹,杯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