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云浮通史(古代卷)》记述云浮市行政区域自远古至鸦片战争前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及其重大事件的过程。这是岭南地区乃至全国领先的地级市地方通史,也是西江流域第一部地方通史。我们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填补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古代史的空白,对于研究和开发利用古代地方史及其智慧,提供了一部全景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云浮古代历史教材。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国有史,地方有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传承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研究历史、认识历史、借鉴历史,也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人民群众渴望知国情、省情、地情,为当前和现实服务。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对历史的了解,日益成为人民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项重要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的意义,不仅仅是笑谈古往今来的故事,更大的意义在于启示当下,绸缪未来。过往的历史,不是只有歌舞升平一路坦途,更多的是血汗淋漓的社会磨合和心如针扎的物竞天择。历史似镜,鉴古知今,预见未来,可谓千秋大事。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须臾不可不学史、知史、熟史。占据历史高地,如居高望远,过去未来,一目了然,直击心灵,混沌顿开。
云浮市作为珠江流域的重要地区之一,地处珠江水系干流之一西江中游南岸,拥有灿烂的古文明和悠久的历史。
从原始社会的原始群时代起,云浮市境域就有原始人群在生息、劳动、繁衍。郁南县磨刀山遗址表明,在距今约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远古人类就在西江流域和云浮市境栖居。从这个角度上说,有人称云浮地区为“岭南祖地”。距今9万至22万年之间旧石器中期的云浮蟠龙洞人,距今五六万年前到距今1万年间旧石器时代晚期罗定下山洞和饭甑山晚期智人从事渔猎和采集。由于中国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境内的开发迟早快慢不一,各地发展不平衡,也由于作为岭南一隅的云浮市境域原始森林覆盖,各种野生动物出没,又多瘴疠和自然灾害,与外界的陆路交通不方便,因此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极其缓慢。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打破了各国原有的地域界限,推动了云浮市境域与楚、越等国的交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罗定太平南门峒、背夫山的墓葬和出土文物表明:大约于我国中原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罗定一带西江及其支流沿岸的一些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在岭南Z先出现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初步形成了奴隶制的社会形态。但这种奴隶制表现出与中原夏、商、周王朝以国家形式出现的完整的奴隶制不同,它未形成完整的国家机器,也未以国家形式出现,充其量只是部落奴隶制,远不如中原商周奴隶制那样发达普遍,应属于不发达的奴隶制。
自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控制西江流域,直至南北朝时期(公元500年前后),历经700余年,云浮市境域完成封建化。秦汉时期,云浮市境域汉越杂居、以越为主。首属秦南海诸郡后,虽然纳入了封建国家的管理,但由于秦军进入岭南时,当地越人转入丛林,秦谪徙民与越人杂处又未深入到云浮市境域,再加上郡县统治鞭长莫及,因此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的程度不高,许多氏族公社和不发达的奴隶制依然保存,解体缓慢。两汉时期,因战乱流入的北方中县之民,对深山密林的开发、土地垦辟和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使今云浮境汉越文化交融,生活气息开始零星呈现汉族特点。同时,也引起境内越人社会的分化和不平衡。一方面,在县级政权治所附近聚居的越人,如临允县(今新兴)附近的越人,与汉族人杂居往来频繁,较早从本族群中分化出来,被同化为汉族;另一方面,在远离郡县中心的山区,如今罗定、郁南等山林地区,汉人较少或者没有汉人定居,其主要居民仍然是越族遗裔,以及由于接受外界影响和内部差异程度越来越大而形成的不同群体,如乌浒、荆蛮等族群。南朝,云浮市境越族遗裔称为“僚”,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与汉人分地而居、错而不杂,社会尚属初级奴隶制阶段。宋、齐、梁、陈等南方政权通过武力征伐和“羁縻”政策,将云浮市境俚僚地区纳入大量郡县,加强统治。同时,来自中原地区的汉族酋帅陈法念等豪族势力迅速发展,“以孝义训溪峒”,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僚族社会的进步和分化融合,最终完成了封建化历程。
隋唐至宋元,云浮市境域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隋唐时期,云浮市境域代表奴隶制残余的豪族势力受到朝廷打击,同时,一批文化水平较高的官宦入境为官,在封建社会发展轨道上接受中原汉文化的根本性改造,奴隶制残余不断清除,封建制的郡县管理不断巩固完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较大发展和提高。唐宋时期,大批流人贬官到来,对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盛唐”之下,云浮市境域经济发展、人文蔚起,社会经济文化出现巨大改观。尤其是:农业耕作和多种经营在岭南占据重要地位;新州成为岭南商业繁盛之处;惠能成为唐朝文化巨匠;开创了地方发展的历史新局面。两宋时期,随着唐朝以来大庾岭通道的开发,岭南与中原的陆路通道东移,自广西灵渠而下岭南的通道逐步被大庾岭所取代,以致云浮市境在岭南的交通地位下滑,州县数量减少,建置萎缩。广东地方行政建置以及物质文明的开发、增进均以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为主。在珠江三角州等沿海地区加速开发的历史条件下,云浮市境域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虽然有所发展,但开始全面落后于珠江三角洲。至元朝,境内瑶族扩大、壮族兴起。
明至鸦片战争前,云浮市境域处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时期。明中前期,朱元璋在全国范围内整饬地方吏治收到一定效果,使县治在今云浮市境内的新兴、泷水(今罗定)出现了程希灏、谭安、翟观等称著于粤省的循吏。尤其是万历五年(1577)设置罗定直隶州及东安、西宁县后,封建统治者全面推行与省会广州相同的地方政制和经济、文化各项措施,使人口不断增长,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学校教育、风俗习惯等得以全面改观和振兴。其时,名宦层出不穷,州县日趋发展。清朝鸦片战争前,云浮市境域商品农业和手工业部门有所增长,在蔗糖经营、铁矿开采等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随着农村商业贸易的发展,州县城迅速崛起,各县均有手工业和商业兴旺的新兴圩镇,其中连滩成为“舟楫往来,百货所辏,四乡负贩,咸聚于此”的商业繁盛之处。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断了云浮市境域的正常发展,并改变了这里的历史发展进程,使它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盛世修史,古今通例。进入新时代,编著地方史成为地方志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云浮通史研究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程。尤以古代为甚,因古代广东开发较晚,经济落后,故史籍记载甚少,唐宋以前的广东史料奇缺,文献常常以“岭南”笼而统之,搜集困难,得一言殊为不易。广东如此,云浮亦然。至于搜集古代云浮史料,尤以宋元之前史料苦求不得,纵使浑身解数,苦苦探求,亦如大海捞针,一句之引用,检索搜寻却经年累月,翻阅古籍厚度以尺计。古代通史资料搜求之难,恰如古人所言“难于上青天”,且愈古而愈甚。直至明代,云浮地方志史料渐多。若论古代史料,搜求及著述之难,以宋元及以前为最;事杂及条理编排之难,则以明清及以后为最。最终成果,都是在广博吸取中国历史、广东区域史、云浮地方史基础上的集成创作。《云浮通史》古代部分,自远古至鸦片战争前,宋元及以前篇幅占41.2%,明清时期占58.8%,并非对明清历史情有独钟,而是云浮历史发展特点使然。
本书是云浮市历史上第一部“通史”稿,我们力图使之成为云浮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一部创始之作、开拓之作。历史是根,历史是脉,历史是魂,是民族精神的最重要的文化基础,具有Z强的凝聚力。中国史研究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地区,区域史研究同样重要,是启迪和树立干部群众与青少年一代增强爱乡爱国爱党之心的重要内容、重要环节。我们著作《云浮通史(古代卷)》,就是为了让世人进一步了解云浮市历史,了解历史发展脉络,学习历史的伟大创造,继承历史的光荣传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云浮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2021年5月
目 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和古越族
第一节 远古自然环境002
一、地质地貌的变迁002
二、动植物种类的演进003
第二节 原始人群和原始社会006
一、原始人群006
二、母系氏族社会及其生产生活和工艺007
三、父系氏族社会和锄耕农业的进步009
四、原始居所和文化艺术010
第三节 青铜时代012
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雏形012
二、青铜器反映的不发达的奴隶制013
三、“百越之君”的传说015
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渐进016
(一)青铜铸造业的出现与发展016
(二)农业生产水平017
(三)编织业018
(四)陆路交通018
(五)原始商业贸易018
(六)乐器反映的文化018
第四节 古越族先民及其与商、周的关系020
一、古越族先民020
二、古越族先民与商、周王朝的关系022
第二章 秦汉时期云浮市境的初步开发
第一节 秦始皇统一西江026
一、西瓯抗秦与秦平西江026
二、首属南海诸郡027
三、水陆交通线的初步开辟028
第二节 南越国时期030
一、地属南越国与陆贾取道西江030
二、赵佗“和辑越人”和白鹿台的兴建031
三、社会的形态及其封建启蒙032
第三节 两汉的统治和云浮市境的开发034
一、县级政权的首置034
二、中县人流入与人口赋税状况035
三、深山密林的初步开辟037
四、制陶和铜鼓等手工业038
(一)制陶业038
(二)铜鼓039
(三)麻织业040
(四)内河船只040
五、海上丝绸之路通道的开拓041
第四节 越族先民的分化融合042
一、越人社会的分化及其发展不平衡042
二、乌浒人的兴起043
三、荆蛮入境与越融合044
第三章 六朝和隋云浮市境封建制的确立与民族的分化融合
第一节 吴晋时期云浮市境的开发治理046
一、东吴统治西江流域046
二、东吴暴政与编户脱籍047
三、两晋政局与流人入境049
四、吴晋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051
五、地方文化的发端052
第二节 南朝时期的开发054
一、宋、齐、梁、陈的更替054
二、州、郡、县大量增置056
三、陈法念和辑俚僚057
四、人口赋役和金银交易059
五、铁器的使用和农业手工业的较快发展060
六、水陆交通的进一步发展061
七、佛教的传播和兴起062
八、文化习俗的变迁063
第三节 地方封建化的完成与豪族势力勃兴065
一、俚、僚繁兴及其与汉族的融合065
二、豪族势力的膨胀067
三、云浮市境郡县制和封建化的完成069
第四节 隋朝的短暂统治071
一、泷州陈佛智反隋071
二、地方政制及其改革072
三、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发展073
四、豪强世族和反隋割据075
第四章 唐及南汉时期的开发和经济文化的明显改观
第一节 唐朝的统治和建置人口的变化078
一、陈氏豪族归唐与泷州“僚乱”078
二、建置沿革和云浮诸郡的设置079
三、人口的增耗及其分布081
第二节 农业手工业的全面开发和明显进步083
一、农业开发的显著进步083
(一)开发“山田”083
(二)耕作技术提高083
(三)经济作物广泛培植084
(四)多种经营的推广085
二、手工业部门增多及其生产技术的提高086
(一)矿冶业086
(二)陶瓷业087
(三)纺织业087
(四)酿酒业087
(五)文具业087
(六)竹、木、藤加工业088
三、农村聚落的扩展088
第三节 水陆交通顺畅和城乡商业发展090
一、顺畅的水陆交通090
(一)西江交通线090
(二)新州交通线091
(三)泷州交通线091
二、城乡商业的繁荣091
三、地处特殊区域的货币流通和贡赋093
(一)金银为主的货币流通093
(二)赋税的变化094
第四节 豪族的衰落和封建阶级关系095
一、陈氏豪族逐渐衰落095
二、陈行范反唐及其失败096
三、奴婢盛行和土地兼并097
四、阶级关系的改善099
五、“云浮”的起源和初称100
第五节 社会文化水平的显著提高103
一、教育和人文的改观103
二、佛教鼎盛105
三、文化巨匠惠能及其禅宗107
四、朝廷贬官入新、泷108
五、《北户录》《岭表录异》记述的云浮市境109
第六节 南汉的统治和唐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11
一、唐末割据和地属南汉111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负担猛增112
(一)农业生产发展112
(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113
(三)商业的曲折和发展113
(四)农民苛税繁重114
三、佛教续盛和名僧辈出114
四、唐及南汉僚族的发展和瑶族的初兴115
第五章 宋元云浮市境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两宋云浮市境建置沿革和政治军事制度118
一、始属“广东”和云浮市境州县沿革118
二、州县长官和“摄官”120
(一)文臣任州县长官120
(二)“摄官”121
三、“乡兵”和水陆兵防122
四、州县法令和官员放罢123
(一)州县法令123
(二)知州放罢124
第二节 两宋云浮市境的人口赋役和阶级关系126
一、移民传说和本地户口的增长126
(一)北宋地方户口状况126
(二)南宋珠玑巷传说与康新等州人口增长127
二、农民境况的改善和人居聚落的拓展128
三、地方财政和赋税调整129
(一)公用钱制度129
(二)北宋的变法和南宋的苛税130
四、阶级关系和岑探“变乱”131
第三节 两宋地方经济的发展133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133
(一)开垦农田133
(二)兴建水利133
(三)水稻种植和粮食增产134
(四)农产品种类增多134
二、采矿、陶瓷和盐业的兴旺135
(一)锡矿开采135
(二)陶瓷业136
(三)盐业137
三、水陆交通建设137
(一)交通地位下滑和水陆交通顺畅137
(二)驿站建设138
四、商贸的兴起和商业市镇的初兴139
(一)商贸的兴起139
(二)商业市镇和场140
第四节 两宋地方文化的发展和文明增进141
一、州学兴起和首出进士141
二、士宦继续贬新州143
三、佛教从兴转衰和龙母崇拜的兴起145
四、乡土文学的发端146
五、游乐和艺术的兴起148
第五节 元朝的统治149
一、元朝地方政权的建立和州县沿革149
二、抗元斗争的开展150
三、农业生产、自然灾害和赈恤151
四、户口增长和聚落发展152
五、其他各业和文化的缓慢发展153
第六节 宋元云浮市境民族关系的演进155
一、瑶族的扩大发展155
二、壮族的兴起156
第六章 明代云浮市境社会经济文化的崛起
第一节 明中前期地方政权和军事机构建置158
一、明军平定西江158
二、地方建置沿革和主要官员设置159
三、卫所、巡检司与军屯163
(一)新兴守御千户所163
(二)各地设立巡检司164
(三)军屯165
四、设置营堡和募编民壮、打手和杀手165
第二节 明中前期地方吏治和社会事业的恢复发展169
一、整饬地方吏治和县吏政绩169
二、社会基层组织与户口171
(一)里甲制度171
(二)各县户口171
三、田地与赋役负担173
(一)各县的田地173
(二)农民负担174
(三)赋役折银175
四、备灾荒与恤孤寡176
(一)预备仓177
(二)养济院和漏泽园177
五、县城和公署建设178
(一)县城建设178
(二)公署建设179
六、水陆交通建设180
(一)河道整治与桥梁津渡建设180
(二)驿传180
(三)铺舍181
第三节 明中前期地方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182
一、垦荒、农田水利建设和粮食生产182
二、农业经济相对落后和自然灾害影响较大183
三、手工业和商业的零星发展185
四、明中前期文化教育的初兴186
(一)县吏重学和县学初具规模186
(二)教谕和训导187
(三)社学兴起188
(四)科举渐有起色188
(五)阴阳学和医学的初设190
第四节 明朝治瑶政策的演变和社会矛盾的激化191
一、瑶民聚居区的形成191
二、明初对瑶战争和以“抚”为主的治瑶政策193
三、瑶民的反抗与明中期“剿”“抚”并用的政策195
四、罗旁瑶民起义与明政府以“剿”为主的政策196
五、朝廷“大征罗旁”198
第五节 “一州两县”的增置和封建统治的加强200
一、两广总督凌云翼奏置“一州两县”200
二、罗定直隶州及东安、西宁两县的创建202
(一)罗定兵备道的设置202
(二)罗定直隶州的创建203
(三)东安县的创建205
(四)西宁县的创建207
三、“一州两县”的社会形势和短暂动荡208
(一)有利形势208
(二)不利形势209
(三)短暂的动荡210
四、明政府开辟“一州两县”的措施及初步成效211
(一)加强军事防卫和东山参将改守备211
(二)“募民占籍”212
(三)开发田地,发展经济212
(四)加强基层行政和管束213
(五)以省会礼制教化地方民众213
五、“一州两县”的名宦及其政绩213
六、“一州两县”创建期间新兴县社会发展及其名宦216
第六节 万历后农业手工业的较快发展218
一、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218
二、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粮食生产的提高220
(一)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220
(二)粮食生产的提高220
三、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221
四、淡水养殖和禽畜养殖业的推广223
(一)江河捕捞223
(二)淡水养殖223
(三)家畜鸣禽的饲养224
五、铁矿开采及其经营224
(一)铁矿开采的地域224
(二)开采和冶炼技术225
(三)铁矿的经营及税收226
(四)铁器与农村生活226
六、其他手工业的发展227
(一)陶瓷生产227
(二)纺织业227
(三)碑石业228
(四)蓝靛业228
(五)伐木业和烧炭业229
七、一条鞭法的推行229
(一)一条鞭法的推广229
(二)清丈土地与赋税流弊230
(三)推行一条鞭法的意义231
第七节 万历后水陆交通和农村贸易的发展233
一、开凿道路233
(一)罗定州开通水陆驿路233
(二)罗定、西宁开凿西山大路234
(三)东安县凿通东山第一畏途234
二、整治河道235
(一)新兴县浚河凿陂235
(二)东安县河道的疏浚235
(三)西宁县疏通水路和凿井235
三、建设津渡和桥梁236
四、州县城建设238
五、乡村墟市的发展和商人的活动239
(一)乡村墟市的迅速发展239
(二)商人的活动240
(三)商旅行人憩息的茶亭241
第八节 农村聚落的扩展和阶级矛盾的演变242
一、人口增长和聚落扩展242
(一)人口的增长242
(二)聚落的扩展243
(三)聚族而居与宗族意识244
二、农村阶级和阶层的分化244
(一)地主阶级244
(二)农民阶级246
(三)瑶、僮、俍民248
(四)疍民248
三、明后期官员贪贿和民负猛增249
四、崇祯年间农民起义和白莲教活动250
第九节 万历后文化教育和人文蔚起253
一、教育事业的发展253
(一)州县学的增加和扩大253
(二)学额和学田254
(三)师资和科名255
(四)社学续兴和书院兴盛256
(五)明朝地方政要人才辈出256
二、地方志编撰258
三、文学和艺术259
(一)文学创作259
(二)歌舞260
(三)刻书与藏书261
(四)理学和琴棋书画262
四、佛教由衰而盛与重建龙山寺262
(一)佛教由衰而盛262
(二)新兴龙山寺的重建264
(三)重刻《六祖大师法宝坛经》264
五、民间信仰与罗定州建文塔265
(一)官府和民间的信仰265
(二)风水学说与罗定州建文塔266
六、社会风俗267
(一)社会习俗的变迁267
(二)日常生活和节日习尚268
(三)游乐习尚和州县“八景”271
(四)婚丧礼仪271
第七章 清代鸦片战争前云浮市境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
第一节 清初地方政权的建立与社会经济的破败274
一、清军入境与各地抗清义军的兴起274
二、南明地方政权短暂恢复和清军复至276
三、农民军联合李定国抗清及其失败277
四、行政沿革和军事建置279
(一)建置沿革279
(二)主要官员280
五、地方社会经济的残破287
(一)战争破坏287
(二)自然灾害频发288
(三)兵匪之患严重289
第二节 康熙年间地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91
一、尚藩暴行和削藩战争291
(一)尚藩暴行及其危害291
(二)削藩战事292
二、农村生产生活的恢复293
(一)与民休息294
(二)垦荒复业294
(三)严行保甲和赈济灾荒295
三、户口管理和赋役征收295
(一)编审人丁和定制税额295
(二)赋役征收296
四、丈量田地和实施“摊丁入亩”297
(一)新兴县丈量田地297
(二)州县实施“摊丁入亩”298
五、商业贸易的恢复发展299
(一)售盐业发展迅速299
(二)墟市恢复发展299
(三)农村贸易的恢复300
六、康熙晚期地方吏治腐败与“贼劫”频繁300
第三节 雍乾两朝地方社会稳定和民族融合302
一、雍正帝整顿地方吏治302
二、雍乾年间教化民风303
三、裁撤千户所与州县的兵防305
(一)地方军制和裁撤千户所305
(二)军屯改由州县管理306
(三)巡检司的裁设306
(四)州县的兵防307
四、城乡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307
(一)设社仓308
(二)作赈恤308
(三)修城墙309
(四)建官署309
五、少数民族治理及其汉化309
(一)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309
(二)乾隆皇帝与东安瑶民伤毙官兵事件311
(三)少数民族的迁移和汉化312
第四节 农业的增长和发展314
一、山地垦荒和农田扩大314
二、水利建设和农村灌溉纷争316
三、农作制的改良和耕作法的改进318
(一)稻谷品种增多318
(二)稻田耕作的改进和不足318
(三)土地利用较充分319
(四)施肥多样化319
四、农产品种类的增加320
(一)蔬菜320
(二)外来作物的种植推广320
(三)豆、麦321
(四)其他作物的种植321
五、广泛发展经济作物321
(一)广泛种植水果321
(二)种桑养蚕322
(三)种茶323
(四)种植烟草323
(五)种桂323
(六)种蓝324
(七)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324
六、林副渔业的变迁325
(一)山林开发和瘴气消失325
(二)养殖业326
(三)渔业326
七、粮食商品化与“民食”问题326
第五节 商品农业和手工业的经营及其局限329
一、商品农业和手工业的布局及变迁329
二、商品农业的经营330
(一)蔗糖的制作和经营330
(二)靛蓝的煮炼和销售331
(三)榨油和酿酒332
(四)其他经济作物的经营332
(五)农副食品加工333
三、手工业主要部门333
(一)铁矿开采333
(二)石业开采335
(三)纺织和编织业336
(四)建筑业336
(五)陶瓷业337
(六)造船业337
四、商品农业和手工业经营的特点及其局限338
第六节 水陆交通和城乡商业贸易的发展340
一、道路、津梁与渡口建设340
(一)开凿新路和修建旧路340
(二)津梁建设341
(三)船渡的发展342
二、主要通道和商路342
三、市镇崛起344
(一)连滩商业相对兴旺344
(二)新市镇崛起345
(三)州县城崛起347
四、农村墟市增加和贸易扩大348
五、商人的活动350
(一)外地商人入境经商350
(二)本地商人日趋活跃351
第七节 人口、财政和山区开发353
一、人口增长和聚落扩展353
二、财政收支354
(一)财政收入354
(二)财政支出355
三、山区开发利用357
四、山区面貌改观与发展滞后358
第八节 基层社会与土地所有制形态的演变362
一、“聚族而居”的农村基层社会362
二、宗族组织与基层行政364
三、土地所有制形态366
四、租佃关系与地租形态的演变368
五、嘉道年间地方吏治腐败与社会矛盾尖锐370
第九节 文化教育和人文习俗的增进373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373
(一)州、县学的修建373
(二)教师和学制374
(三)社学、义学、书院和对贫困生员的资助375
(四)私塾的兴起375
二、科名和人才的发展375
(一)科举考试制度375
(二)科名的发展376
(三)军政和文化教育人才377
三、经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378
(一)经学的兴起378
(二)地方文学的发展380
(三)艺术的发展381
四、地方志和历史文献的编纂383
五、旅游和保健384
六、宗教信仰385
七、社会习俗和风尚386
(一)衣食住行386
(二)节日习俗387
(三)敬老习俗388
后 记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