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

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
¥55
10.0折
55.00
购买数量:

书名: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 作者:谷显明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发行:全国新华书店

分享
分享
X
 
 
商品介绍
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
宏观梳理与微观求证

文/陈仲庚(湖南科技学院工会主席)

大概在两年前,本书作者谷显明就曾跟我提到要写一部书,通过对新时期乡土小说研究来勾勒一下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我说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很难把握,仅就“乡土小说”概念来说就是人言人殊、百言百意,你怎么来切入呢?他说不纠缠概念,只从作品出发,而且已完成了两个系列文章的写作,再有两三个系列,就可以形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图景了。两个月前,他交给了我一部完整的书稿,并嘱我写个序,我断断续续地将书稿读完,感觉他对纷繁的生活现象和文学现象确实有高度的把控能力,不仅勾勒了一幅较为完整的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而且还是一幅动态变化的图景。
作者虽说不纠缠概念,但对“乡土文学概念的演变”还是进行了梳理,并重点介绍了鲁迅对乡土文学所做的“奠基性的理论阐释”。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写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家。”我以为,鲁迅在这里用了“凡”,应该是指当时寄居北京的全体作家,也就是说,尽管这些作家生活在大都市,只要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则属于“乡土文学”的范畴,这当然也包括鲁迅自己。其原因就在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乡土生活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体现乡土生活显著特征的聚族而居家庭生活模式,遍布城乡的每一个角落——充分成熟的乡土生活,带来了乡土文学的充分成熟;相对来说,城市文学则萎缩得多,即便是茅盾的《子夜》,对城市生活的描述也显得苍白,作品中的人物概念化色彩太浓,几乎没有一个人物能够与他笔下的老通宝相比。有人很是惋惜,说中国缺乏巴尔扎克式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家。中国城市发育本就不成熟,“城里人”到现在还挣不脱“乡下人”的脐带,因而也就无法产生反映城市生活的成熟作家。
然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立,却又是依托于“城市文学”的比较,就世界范围而言,正是在工业化带动下的农村城市化,催生了蓬勃发展的城市文学,于是才有了人们对原有的乡土文学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又离不开生产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生活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等大背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通过宏观的梳理和微观的求证,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动态、立体的乡村图景。
从宏观梳理的角度说,作者分为“乡村景象”、“民工命运”、“女性追求”、“人性碰撞”、“文化选择”等五章,也就从五个方面来梳理乡土文学的变化,并从中揭示农村生活的变化、农民命运的变化及其更深层次的人情人性的变化。全书虽然分为五章,宏观地看,其实也就是归纳了三大变化:乡村、乡人(男人和女人)、乡情(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的变化。以这三大变化为视角来通观全书,结构虽宏大但线索简单,叙事虽繁复但纲领明晰,说明作者眼界开阔,思路清晰,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
作为一部科学研究著作,只有简单的理论性勾勒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条分缕析的细节求证才能让人信服。这部著作,粗看全书目录可感觉到作者的宏观把控能力,细读全书才可了解作者的厚实功底。譬如在第一章“现代化大潮下的乡村景象”的第一层次“景象”之下,作者归纳了第二层次的三个“分镜头”:生态景观:家园的荒芜与废弃;政治映像:权力的瓦解与消遁;伦理图式:价值的颠覆与重构。三个“分镜头”之下,则各自又有三个不同角度的“画面”。如“生态景观”下是“荒弃的土地”、“破败的生态”、“虚空的村庄”;“政治映像”下是“乡村秩序失衡”、“乡村权力异化”、“乡村治理危机”;“伦理图式”下是“乡土现代化与孝亲伦理断裂”、“乡村城市化与婚恋观念裂变”、“村社松散化与乡风民俗颓败”。作者对每一章的结构安排都是如此,以整齐的句式、诗化的语言层层推进,再通过条分缕析的论证分析,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三十多年来乡土小说的变化图景及其所反映的乡村生活变化图景。

在具体的条分缕析论证过程中,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生活变化的图景,还看到了变化的原因。例如在“荒弃的土地”这个画面下,作者对张继中篇小说《去城里受苦吧》进行了细致分析:农民贵祥的两亩好地在没有得到自己同意的情况下被村长给买了,贵祥一怒之下去市里告状。然而,贵祥进城之后所经历的生活变化,则让他的告状演变为一个“黑色幽默”。首先是包工头王建设否定了他的告状意义:“你就是告赢了,也就是二亩三分地的事,二亩三分地又能卖几个钱?你跟着我打工,保证比你种那二亩三分地挣得多”;继而,城里女人李春把一个门市部给了贵祥,贵祥便把老婆也接到城里做起了生意。后来,当老刘告诉他市长表叔的电话、让他去找市长告状时,他竟然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现在这件事,怎么这样小呢?”他老婆则更是直截了当:“生意都忙不过来了,还告什么状!”至此,贵祥不仅不再怨恨村长,反而感激他把自己逼到城里来。乡村,他再也不想回去,宁愿到城里受苦。这当然不只是贵祥一个人的个案,作者通过对众多作品的分析,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陆乡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人口从“不离土不离乡”到“离土不离乡”再到“离土又离乡”,以致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空心村”。由此,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农村新一辈农民纷纷外出打工,造成当地耕地大面积抛荒,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荒凉之中,而这种荒凉正是当下中国农村现状的一个缩影。”谁说不是呢?!似这样有血有肉的分析确实令人信服,同时还可以启人思考:像这种现象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是该喜还是忧呢?或许是喜忧参半吧!那么,如何来扬其喜而抑其忧?则需要进行更具体而细致的思考了。


用户点评
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

好评率
0%
(0)人参与评价

  • 好评: 0%
  • 中评: 0%
  • 差评: 0%

我要评价 购买过此商品的用户才能评价


公司地址:东莞市南城区体育路2号鸿禧中心B617 工厂地址:东莞市南城街道体育路2号1栋2单元607室
服务电话|0769-82225025 办公传真|0769-81120092 业务联络QQ|410224052 805016607 图书发行QQ|269308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