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纸张与它的情人们
文/吴嘉
汉字是华丽的、多情的、高傲的;
纸张是洁白的、纯净的、公平的;
汉字要诉说思想,
纸张要承载内容;
当他们相遇了,便成了生死之恋。
然而,当第三者插足进来,他们的生死之恋又将如何呢……
文字的前世
中国汉字的出身源远流长,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让历代中国学者一步步揭开汉字起源之谜。据最新考古材料证实: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汉字从此启动了人类的文明眼睛。
仰韶文化时期,汉字就已经出现雏形。火耕时代,人类脱离了四肢爬行变为两肢落地,上半身站立起来成为了人。人类从饮毛茹血进化到打石取火吃熟食,文明便开始了。文字,也应运而生。
文字,只是一种向未来探索的工具,它们以简单的符号刻划在地上、石板上、陶片上……人类的祖先为了记载一个日升月落的次数、捕捉动物的多少、每个活动的场景以及思维的跃动,脑洞大开,聪慧地跟生活斗智斗勇。经过多元的、长期的磨合,进入夏纪年,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已经得到进化的先民把当初刻划在石板、陶片上的符号转移到能保存更久的动物头骨、龙骨、龟骨上,从而形成了珍贵的甲骨文献。殷墟甲骨文的大量出土让后人从中了解了商代文明与风俗。
春秋战国时期,七国并列,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文化空前的繁荣。用来记载文字的甲骨便显得如此笨重。机灵的祖先不为此束缚,又为文字的附着物找到了新的替代品:“竹片和木板”。他们把竹片和木板削成一条条狭长而平整的小片片,在表面刻字。有竹简和木简两种,又叫统称版牍。祖先把写了字的简用绳子或丝线,一片片竹简按顺序编辑起来,便成了竹简书。每一卷为一册。
与爱情牵手几千年
文字的祖母(如甲骨片、竹片等)也就是文字的载体为了追随文字的祖先(文字本身)加倍了的速度,经历了由石板、树木、沙地上到甲骨片、竹片、线装竹片的锐变。她承载了恋人最原始又最迫切的爱而被刻划得皮开肉绽、体无完肤。她的痛却成就了恋人的倾诉,也成就了人类从混蒙到有形的记忆。
当新生的文字从少不更事的混蒙到成熟有内涵的翩翩少年时,便成为古代文人骚客、史学家、政治家手中拈之即来的工具。文字以简、牍及册的形式、简短意赅、含义丰富地出现和流传。
凡事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一个巅峰与饱和。当竹片及木片对浩如烟海的文字不再有应对自如、游刃有余的能力时,便会产生负面的压力和痛苦。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文字的兴起,人们懂得了,为新生的文字寻找一个理想的爱人(载体)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主题。
理想的她在哪里?文字也很焦急。如果她再不出现,文字的命运可能会面临着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危险,将在后人的记忆出现一个又一个无法弥补的、永远的历史与文献断层。如果只让文字拥有可怜的“现在”,这对于人类先民及后人,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和无法估量的遗憾。这样的危害,既是站在历史的源头先民,也是流淌在历史的河流当中的祖先所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人类经过漫长的摸索,进入西汉,纸,这个美丽的天使,终于姗姗来迟了。
纸,她的前身既是大麻韧皮纤维,后又成了来自茂密山林中的竹、竹杆、竹片。正是她的前辈,让人类经过日新月异的观察、风雨兼程的摸索,经历了水与火的淬炼后,才造就了她:纸天使。纸,起初有些粗糙、淡黄。然而这无损于她的纯洁、完整与包容。她的出现仿佛给了文字一剂强心针,给文字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和生机。纸天使,正是呼应着的文字的召唤,直奔她的爱而来。
超越时空的隧道,文字动情地对跟他合二为一的纸天使说,“你是我今生今世最美的爱。”纸,如此优雅,又如此的纯洁,但因有了文字的附丽和垂青,更显完美、大方、迷人。她深深地懂得。张开她温暖的怀抱,把文字紧紧拥抱,耳语道,“你是我一生一世的痛。”
从此,他们俩成就了一个完美而举世瞩目的生死恋。
文字是多情的、激昂的。他从来不隐藏对真善美的喜爱和爱护、对丑恶的憎恶与愤怒、对万物的分析与思考、对过去的铭记与反思,以及诗情画意生活的热爱与激情,他把自己所有的情绪从不加掩饰,一古脑儿地倾泻给了他的爱人:纸天使。
纸天使是宽容的、无私的。文字所有情绪她照单全收。她的身体就是文字的海洋,就是文字的归宿,她任由他翱游,任由他顽皮放肆。因而,她常常被他弄得遍体鳞伤。惠质兰心的纸天使深深地懂得,正文字需要她,正如需要她的宽容和洁白。这样,他的纵横与经纬才有归处。爱他,就爱他的全部,不论优缺点。这是纸对爱情的态度。不管他属于她私人的还是社会的,她总以洁白无瑕的身躯奉献给她宿命纯真的爱情。她因为爱,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于君绝。文字与纸天使的爱有证为据:一本本如山般的记录,一册册似海一样的书,一座座塞满了书的图书馆……都见证了文字和纸天使混蒙而刻骨,激情与包容的爱与痛,这是一种多么完美而永恒的爱情呀!
第三者插足意乱情迷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就步入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全新的高科技时代。信息濒临爆炸,经济空前繁荣,人类的聪明才智已经达到了一个最新高度,人民的生活因而多彩多姿,每座不夜城里都有“嗨”的人类。在这个纸醉金迷的社会里,文字也眼花瞭乱,那颗平静了几千年的心也泛起了涟漪,对于纸的爱,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这个崇尚快餐的社会里,文字也开始变得“暮四朝三”,对纸天使的爱不再是专一。很自然,当文字偶遇某个有机遇的年代,他邂逅了迷人而狐媚的家伙——电脑。若要追根问底,那应该在十八世纪末。在某个日子里,文字结识了电脑第一代,便惊艳不已。时至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电脑不断改进,容量增加,速度提高与外观的美化,及性能优化,文字便陷入她的温柔陷井中难以自拔,神魂颠倒。
电脑,新时代的宠儿,正空白着情感,寂寞着芳心。很需要像文字一样多情、才华横溢的出现替她充实未来枯燥的日子。当电流一伸出橄榄枝,两人便陈苍暗渡……
随着互联网、宽带、wifi……等一系列通讯工具的出现和完善,便水到渠成地成就了他们的联姻。从此,文字与纸张暂时分居,堂而皇之地跟电脑在一起,让人瞩目。
都说万事开头难。坏事做了一次,便有第二次。时间还没有一个世纪,当智能手机以一种娇小而便捷的存在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文字又迅速迷上了巴掌宽的屏幕,娇艳如媚的手机。自然而然地,文字开始缠着手机不肯放手,并长驻直入,霸占了娇娘的爱。
面对文字的三心二意以及电脑、手机的横刀夺爱,纸天使,这位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虽然伤心,难过,却一点也不惊慌。她不相信和文字几千年的感情敌不过这一二百年的诱惑!更不相信他们的生死恋会被狐媚的电脑、手机代替!她没有忘记当初文字是如此的渴望她,需要她,而她又是如此的全心以待,她俩爱得荡气回肠,惊艳了全宇宙!她不相信文字会如此健忘和负心!更何况,他们早已有了爱情的结晶,共同的孩子——世人称为“书”。
书是无可替代的。虽然人们可以从DVD、U盘、磁盘中寻找得到同样的情节,享受文字带给人类的信息享受和同情乐趣。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私生子!他们名不正言不顺!而书,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便于记忆和保存的优点,呈现给人世间是教课书、是红头文件、是图书馆里重重叠叠的宝贵资料,而正是书,才是后人得以了解过去和探索未来、引经据点的证据。书,才能使文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络。所以,风韵犹存的纸天使相信他们之间依然还有爱,爱情还有存在下去的意义。他的迷失,不过是被迷惑了。文字,是她放飞的风筝,任他飞得再高再远,线的一端在她的手里攥着。
事实果真像纸天使想的那样吗?事实上,文字既抛不开旧爱,更离不了新欢。旧爱,让他的心沉淀、升华,但新欢却激起了他前所未有的激情,给他生命带来无限活力和勃勃生机。更何况社会的发展既需要他对纸张的爱,也需要他对电脑的爱,甚至手机的情。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无疑是上天赐予了他特别的权力。
然而,爱情是自私的,而不是公众的,爱情是纯洁的,而不是丑陋的。
如果,当爱情的定义被篡改时,它就已不再是爱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