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林霖
古人读书,技巧颇多。《论语》提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抱着实事求是的心态去学习才是真正的智慧。宋代大儒朱熹读书则讲究“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其实,这便是在强调读书时必须要专心致志。除此之外,古人还有一些“另类”的读书方法。
读书需要勤学苦练。然而,对于很多古人来说,照明是个大问题。古人用的烛灯,主要有两种,即蜡烛和油灯。不过,用这两种方式照明都不便宜。比如油灯,其燃料是动物油脂,成本非常高。蜡烛也属于一种奢侈品,汉代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蜡烛曾是一种稀缺的贡品。普通老百姓的确很难消费得起油灯或者蜡烛。因此,古人夜晚读书难免需要“借光”。
比如人们熟悉的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和匡衡一样被照明问题困扰的还有东晋的名士车胤。车胤同样热爱学习,家境也同样贫困,但车胤开发了一个新办法:在一个夏天的夜晚,车胤发现草丛里有许多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于是灵机一动,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入白绢制成的袋子里,利用萤火虫的光来读书学习,最后终于依靠着努力改变了命运。
宋朝的大文学家欧阳修小时候读书则面临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买不起笔墨。欧阳修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读书写字。但因为没有笔墨,欧阳修只能拿着荻杆在地上一笔一画地练习写字。通过勤学苦练,欧阳修后来终于以文章闻名天下。
在历史上,还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刻苦读书法。战国时期的谋略家苏秦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他曾跑到秦国想大展宏图,结果秦惠文王对他的学问和计划完全不感兴趣。苏秦灰头土脸地回到家中,家人都不正眼看他。苏秦大受刺激,从此发奋读书,夜里犯困的时候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防止打瞌睡。后来,苏秦终于成了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和苏秦一样另类的,还有西汉时期的孙敬。他晚上读书时,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就在房梁上挂了一根绳子,绳子的下端与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打瞌睡时,只要头往下一沉,就会被绳子拉扯的疼痛赶走睡意,靠这种办法勤学苦练,孙敬终成一代名家。
此外,古人读书还有一种“特殊技能”——不求甚解。东晋的大文学家陶渊明特别喜欢读书,但他读书就有一项特别的技能:不求甚解。一是就是从来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更不会在每个字句上过分下工夫探究。这自然不是陶渊明学习不认真,而是他读书只求理解作者的精要,他自己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诸葛亮读书和陶渊明的方法很相似。话说东汉末年的时候诸葛亮曾在荆州学习,并和寄居于此地的颍川人石韬(字广元)、徐庶(字元直),汝南人孟建(字公威)一起交流探究,其他三个人读书学习的时候都非常精深,对于一些细节性的东西不啃下来就不罢休,只有诸葛亮读书的时候只求把书中的大概的意思理解了。
南宋时期的文学家陆九渊也表示:读书时不必强求处处清楚,不懂的地方先放过,不必太纠结,把整本书通读后可能就会融会贯通、豁然开朗。其实,无论是不求甚解还是独观大略,都并非是漫不经心的消遣,而是一种阅读策略。人们在阅读时先把书本或者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拘泥,继续往下读,这种方法能够节省时间,而且在阅读时必须全神贯注地将自己的思绪带入到字里行间去,这往往是更加需要专心的。
古人的读书的方法很多,但都离不开勤奋、刻苦以及专心等基本功。只要愿意勤奋刻苦去钻研,就一定能够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