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及意义
人类认识和改造客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主体的需要和实现主体的利益。因此,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决定人类如何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这一客体。在我们的脑海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那就是实践需要科学理论即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真理性认识的指导。此处,我们强调的是真理性的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当然是千真万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能忽略根据真理性的认识形成的包含主体价值目标的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真理性的认识决定人们应当怎样进行活动,即手段是什么。主体价值目标则决定人们应当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即目的是什么。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手段虽然极其重要,但与价值目标相比,目标则显得更为根本。因为人们要改造客观世界,必然以某种理论和价值目标为指导,不是这种理论和价值目标,就是另外一种理论和价值目标。价值导向的不同,将给人们的实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反映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的利益标准和想要达到的社会境地。进而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路线及制度的制定和设计都必须保证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那么,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什么?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什么?最高价值目标与现阶段价值目标之间有何关系?现阶段各种价值目标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如何创造条件实现这些价值目标?也即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怎样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目前学界还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回答。作为一个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博士生,很有必要尝试和承担起这一研究任务,这就是笔者写作本文的初衷及研究的缘由。
2.研究意义
研究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有利于我们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克服过去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一些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的片面性认识,加深和拓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
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研究,可以使人们了解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社会主义实践的不同阶段上具有各自不同的具体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且其实现程度也有差别。这对人们探究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途径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促使人们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正确确立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并制定实现该国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路线。
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研究,还有利于统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消除在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分歧,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方面的一切积极成果。
在我国,研究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有利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为创新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找到科学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