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谭军波
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国内知名媒体人、资深影评人。
曾任《南方周末》编委、《南方周末》北京记者站站长、《南方都市报》副主编、《京华时报》副总经理、《上海证券报》副总编、《南方工报》社长、《三湘都市报》副主编、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副社长兼《东莞时报》总编,现任东莞腾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被评为中国Z具创新传媒经理人。
系东莞城市学院客座教授、东莞市电影电视艺术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影视行业协会顾问、广东省电影家协会评论与交流委员会委员等。
出版《报刊自办发行管理模式》《发行中国》《东莞需要温暖》《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观察》《见证春天——东莞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人》《东莞零售品牌故事》等著作。策划《我是交流生》《我的能量从何而来》《寻味东莞》《岭南筑梦》《萍踪忆语》《真实与影像——东莞民间文化传承人全记录》等图书。《发行中国》为大学传媒课程重要参考工具书。
序言
为东莞影视鼓与呼
我是“斜杆青年”,媒体人与影评人属于我的典型符号,两相融合,多年以后形成我从新闻视角看影视的特点。
1.看电影即盛大的节日
爱上电影源于小时候,作为在部队大院长大的60后,每周一场露天电影是我们盛大的节日。
部队每月有电影排期,从放映队的叔叔那里,一早便知下周会放什么电影,小伙伴们奔走相告,人人皆知,望穿双眼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放映电影当天,会催促父母早做晚饭,兴致勃勃,囫囵吞枣,扒拉几口,匆匆出门,拿着小板凳、小椅子,早早去灯光球场霸位子。
放映前,部队会以连队为单位拉歌,什么《打靶归来》《说干就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雷锋好榜样》……节奏明快的军歌嘹亮,此起彼伏,精神振奋,热火朝天。值班的部队首长会上台,强调一下观影纪律才开映。
我们住在团部,师部新电影放得早,我们必然先睹为快。吃完晚饭走4公里坑坑洼洼的夜路结伴前往,根本不知道辛苦与害怕,只有兴奋不已!
当时片源少,八个样板戏与《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老电影,加上《青松岭》《艳阳天》《金光大道》《红雨》《年轻的一代》《春苗》等为数不多的新片,许多影片不知反复看过多少遍,故事情节、经典台词,耳熟能详,烂熟于心。
外国片只放苏联、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少数社会主义阵营的。那时候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枪枪炮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为什么说“中国电影新闻简报”?因为总是放老电影,正片之前加映的一两部《新闻简报》,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内容算新的,因以宣传为导向,套话空话连篇,小朋友们并不喜欢。
朝鲜电影感情丰富,走泪点路线,一部经典之作《卖花姑娘》让观众哭得稀里哗啦的,《摘苹果的时候》《江南村的故事》《永生的战士》都让我们印象深刻!
越南电影的题材基本反映抗击老美的,战火纷飞,炮声隆隆,具体情节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阿尔巴尼亚的电影总是有头没尾不完整,让人莫名其妙!《宁死不屈》还有记忆……
我们小时候的文化生活极其单调乏味,没电视、没歌厅、没卡拉OK,除了看报纸、听广播,就是翻小人书。电影作为综合性的视听艺术成了高级娱乐。其还原生活Z真实,叙述故事最生动,对于孩子们来说自然Z具魅力。
2.少年时看过的电影
我对电影的兴趣一直保持着。读高中时适逢改革开放,“文革”被禁的一大批老电影陆续上映,我基本上一部未落下。
新摄制国产电影几乎每部都看过,片名信手拈来,如《小花》《少林寺》《庐山恋》《天云山传奇》《泪痕》《巴山夜雨》《第二次握手》《今夜星光灿烂》《神秘的大佛》《他俩和她俩》《红衣少女》《沙鸥》《伤逝》《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从奴隶到将军》《瞧这一家子》《知音》《405谋杀案》《喜盈门》《乡情》,等等。
那时候我喜欢买《大众电影》,喜欢追星。刘晓庆、陈冲、张瑜、谢芳、李秀明、陈烨、龚雪、吴海燕、方舒、王馥丽、郭凯敏、周里京、王心刚、李仁堂、达式常、陈强等演员当红。国产电视剧刚起步,《有一个青年》《敌营十八年》很新鲜。
改革开放后,外国电影也百花齐放,美欧日印的电影开始唱主角,原来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反而边缘化,一部部经典之作伴我度过美好的时光,如《佐罗》《老枪》《虎口脱险》《大篷车》《卡桑德拉大桥》《老枪》《苔丝》《英俊少年》《淘金记》《大独裁者》《摩登时代》《三十九级台阶》……
1978年美国电影周放映了《克莱默夫妇》《未来世界》《车队》等影片,后者让国人第一次见识了喇叭裤;而日本电影周带来的《望乡》《追捕》《狐狸的故事》三部电影确实开眼界,前者让我们首次知道世界上还有妓女这种职业,《追捕》令高仓健、真由美成为国人的男神女神,后者以动物为主角讲故事还可以那么有趣……
第一部美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央视播放,让我们欲罢不能,紧追不舍。《加里森敢死队》热播后中途戛然而止,意犹未尽。日剧《姿三四郎》《血疑》看得我们热血沸腾,泪流满面……
那个年代,往往一部热剧可以万人空巷,众人皆知。
3.大学毕业论文写影评
读大学时干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即参加了“画外音”小组。看电影、写影评,并在公开出版的影视报刊上发表,跟着李以庄老师去珠江电影制片厂、广州市电影公司试映厅观看新片,参加新电影发布会,参加珠影导演新作座谈会……填满了我的业余生活。读大学时发表在报纸上的豆腐块影评,让我欢乐开怀,要知道当年正规出版物极少,文字能从手写体变成印刷体,别提多兴奋了。
我的毕业论文评析珠影名片《似水流年》。香港导演严浩执导,内地演技派斯琴高娃与港星顾美华主演。这部首度表现内地香港融合与冲突的影片获奖无数,堪称经典。该片编剧孔良来自珠影,他还将我的论文推荐给电影专业杂志。
大学毕业工作后,我在《南方周末》做过一段时间优秀的“娱记”,还在《南方都市报》《重庆商报》《东莞时报》《中国周刊》《文化周末》上开辟过《波记话碟》《波记观影》专栏,并在公众号“电影莞”“莞谭”“波记观影”坚持影评创作。2016年正值中国院线电影井喷式爆发,我每周坚持看三四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并撰写“每周影市观察”,一直坚持至2017年上半年,当年出版影评专著《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观察》,发行了三千本……
把坚持当习惯,我虽然一直从事媒体职业,工作之余一直未放弃看电影写影评,并关注影视圈。后来到了东莞,一如既往,与东莞影视人多有交集,关于东莞的影视作品基本观看过,与圈中人士经常接触,我还是首届东莞市电影电视艺术协会荣誉会长、莞城影视文化促进会的顾问。
4.东莞影视圈之我见
对于东莞影视圈可谓了如指掌。曾有记者采访我,针对东莞影视提了三个问题,我一一作答:
A.你作为本土影视人/推动者,使命是什么?
答:我是一个传媒人与影评人,我关注本土影视市场,为其健康发展鼓与呼,对于不良现象亦毫不客气地鞭挞,最终希望东莞形成好的影视制作的生态环境,多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B.你对本土影视的现状有什么看法?
答:百花齐放,良莠不齐。东莞影视行业存在“四多四不现象”:投资影视的资金多,拍影视的公司多,从事影视业的人多,出产的作品也多,但质量不高,分量不足,专业不强,特色不够。
C.你对本土影视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怎样的期许?
答:希望能有类似《温州一家人》《乔家大院》这样的影视作品,既有思想性与观赏性的品质,又能有效传播本土文化。希望能诞生既好看又卖座的东莞电影。希望东莞领导与老板们不要轻易被忽悠,能投资制作真正既有社会影响又有市场效益的大片。希望东莞的影视公司出现真正有实力的“大鳄”。
我关注东莞影视圈的文章,日积月累,足有百篇,萌生出书欲望,立志为东莞影视圈进行梳理与总结。很幸运!我的选题得到东莞市评论家协会田根胜主席支持,得以落地。
5.新闻眼看影视圈
本想将东莞影视圈儿有点名气的机构及组织逐一介绍与点评,后来感觉这样的东西估计没人看,因为东莞本没有特别出名的作品,亦无成规模有影响的大公司,谁会关心东莞的影视圈哩?
然而,以媒体人的思维,以新闻和问题为导向,来探讨一座二、三线城市与电影的关联与发展,或许会有些价值的。
比如,东莞是一个被忽悠的城市,“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许多内地“江湖中人”喜欢来海纳百川的东莞“念经”,而宽容的政府与藏富于民的老板们似乎太好骗了,许多投资没有应有的回报,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又比如当年《阿凡提》上映时,东莞因为有亚洲最先进的IMAX影院而让全国人民蜂拥而至,由于突然停电群情激愤,导致影院经理下跪……这样的故事与案例应该会有读者!
于是,下定决心,将原来撰写的文稿重新整改,从几个有意思的看点结构文字。
毕竟媒体人出身,非专家学者,我的观察文字比较感性轻浅,但明快悦读,我尽量尝试多种文体,多元风格,不拘一格,深入浅出。你会发现,有的像影评,有的像采访;有的讲故事,有的纯评论;有的理性一些,有的感性一点;有的用第三人称,有的第一人称。这本书没有深厚的理论,缺乏高屋建瓴的深度,更似蜻蜓点水式、浮光掠影的点评。
将东莞影视业有意思的事情记录下来,让后来者了解前人为影视圆梦而做出的努力,心满意足矣!
是为序。
目录
1序言:为东莞影视鼓与呼
001东莞影市属于观众市场
017莞产片质量参差不齐
036东莞影市的“烂尾现象”
046政府扶持影视有门道
060影视东莞形象须改变
070东莞元素的面子与里子
075东莞纪录片大有可为
090科幻大片的东莞朝圣
096潮玩之都有虹虹动漫
103为莞语片加油与鼓劲
115为东莞惊悚片点个赞
122丸仔的网络电影出彩
126东莞需强化产品意识
129东莞“玩票电影”现象
136z强莞产文艺片
144从《幻觉》看编剧培养
149东莞题材的深度挖掘
155立志做好“独立影评人”
172后记:感恩